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释迦族太子为了悟道求解脱,差点把自己饿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11 12:50:54    

古老的东西总会让人停下脚步。

距离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607公里,有一个名叫菩提迦耶的地方,这里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悟道之处,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二千五百多年前,29岁的释迦族太子悉达多在一次出游时目睹了世间的生老病死,欲寻求解脱之道,有了出家修行的念头。他放弃了王子的地位,云游四方,师从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学习禅定,以求解脱,终无所得。后又改修禁欲苦行,在森林里苦修了六年,虽然形容枯槁,精疲力竭,但还是未悟得解脱之道。一天,他到尼连禅河中沐浴时饿昏了,在接受牧羊女奉献的乳粥之后,渐渐恢复了体力。他意识到苦修并不能证道,于是放弃了苦修,来到菩提伽耶,在菩提树下打坐禅定,在一个月圆之夜目睹明星而顿悟证道,被人们尊为佛陀。此后,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他向各阶层说法教化,引导人们应对世间的苦难,领悟生命的真谛。

在释迦牟尼圆寂二百五十年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来此朝拜。他早先是个杀人如麻的统治者,以占领土地、获得牛羊为傲,后来,他信奉了佛教,创造了古印度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他在释迦牟尼领悟证道的菩提树下安置了一块金刚座,兴建了一座塔。

又过了一些年,锡兰(今斯里兰卡)国王出资在这里兴建大菩提寺,重修了正觉塔。

因为释迦牟尼的缘故,我曾四次到菩提迦耶参拜学习,还去了附近的灵鹫山和鹿野苑。一进入菩提伽耶,就仿佛割断了红尘的羁绊,古老的菩提树浓荫蔽日,已经干涸的尼连禅河变成了芳草如茵的河谷,不远处风铎叮当,佛塔庄严。

我开始回忆释迦牟尼的一生。

释迦牟尼出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古印度当时是一个区域的名字,就跟我们所说的东南亚、南亚差不多,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巴勒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由无数个城邦和民族组成。它的名称来源于印度河的梵语名。中国古人称印度为“羌独”“天竺”“身毒”“贤豆”,唐玄奘到印度求学时,根据当地发音,固定了“印度”的称呼。

释迦牟尼是一位反对压迫、倡导众生平等的智者,他与中国的孔子是同时代人,身份也相似,都是流浪的思想家,为了传播世间的真理,到处游说,忍受着不被理解的苦闷。当孔子在黄河岸边望着滔滔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释迦牟尼正盘腿坐在恒河流域的菩提树下苦思冥想。

智者总是孤独的。这位大觉者在短暂的人生舞台上,扮演着孤独的思考者的角色。这是一种没有回声的孤独,他为人间而思,为度众生而行。

在一次次沮丧、失意、不被理解、难以沟通的痛苦中,在寒冷、酷热、漫长得无以复加的长路上,他不屈不挠地向学生和民众讲述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人生的看法。他的思想像野草的种子一样,随风飘荡,有的落地生根,艰难地生长,有的则烟消云散,不知所终。当时没有人能想到,他的智慧最终奠定了佛教文化的基石。而佛教文化后来又与孔子创立的儒学相互交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面对着菩提迦耶的菩提树,回忆释迦牟尼一生的时候,得出了一个结论,佛陀也是一位孝子。

作为人类文明的导师,释迦牟尼和孔夫子,都教导人们要孝敬父母。

释迦牟尼的孝道,从他人生的五个方面展现出来。

其一,出家不为己,大孝为天下。

有人会问,释迦牟尼是出家人,连家都不要了,怎么能说他是孝子呢?

其实,舍俗出家,表面上看起来是背井离乡,割爱辞亲,实际上,行的是一种大孝,所以佛说:“一子出家,九族生天。”不但报答父母今生的恩德,而且报答生生世世的亲恩,使九族之亲都能够以慈悲的态度对待人生,这是多么大的孝道啊!

生与死的问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从人们有了意识开始,就一直困扰着人类。人们一出生就面对着死亡,可谓向死而生。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生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为了长寿个个都不惜财力,用尽手段,绞尽脑汁寻找“长生术”:秦始皇不远万里,几次到东海和泰山“求仙”,结果死在路上;汉武帝做“长生梦”被骗子骗了一轮又一轮;唐太宗吃“长寿神丹”中毒身亡……

释迦牟尼正是因为思考生死问题,希望找到答案,才选择了出家。据说,当他开始思考人世间苦恼现象的根源时,他看到了四种景象:一个无依无靠的可怜老人度日如年;一个瘦得皮包骨、极其不幸的人正饱受疾病的折磨;一队悲痛的人抬着亲人的尸体去火化;一位出家人,安静、沉着、超然和自立,正在寻求解决生命之谜的答案。这些景象,深深地触动了他。他的内心召唤自己要为一切苦恼众生服务,探求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方法。

他看到生命是变幻无常、无穷无尽的死亡不是消失,而是进入新生的另一扇门。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

因为有了死,人才会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断精进,才有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用慈悲发现生命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他又告诉人们要超越生死,超越无常,求得解脱,不执着于生也不执着于死,而是将生死看作统一的有机结合体。正如传说中的凤凰,集香木以自焚,涅槃就是重生。

这就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领悟的生与死。

佛教文化这种豁达大度的生死观是东方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超脱生死的释迦牟尼用他的般若智慧影响了世界,教育了众生,为父母尽了大孝。

其二,肚饥要吃饭,有病要吃药。

悉达多向世间所有的“成就者”求学,尝试了所有的苦修方式。他六年没有洗澡,每天只吃一麻一麦,手摩胸腹,能触背脊。因为饿得要死,反而妨碍了他寻找真理。他意识到,过度享受无法解脱,但是一味苦行也没有办法进入大彻大悟的法门。于是他下河洗去身上的污垢,喝下牧羊女送来的乳糜,恢复体力后才继续修行。

佛陀在晚年以身体出现疾病的方式提醒弟子们时刻不要忘记无常。

《维摩诘经》里讲过一个故事,佛陀生病了,需要喝牛奶,佛陀的弟子阿难托着钵去富贵人家化缘。他走到居士维摩诘的门口讨要。维摩诘是古印度有名的智者,也是一位富豪,家里奶牛成群。但是,能言善辩的维摩诘不仅不给他牛奶,还把他羞辱了一通。维摩诘说,佛陀是金刚不坏之身,一切的恶果已经断尽,汇集了一切的功德善行,怎么还会生病?怎么会有烦恼?你阿难是佛的大弟子,又是佛的堂兄弟,怎么能毁谤佛呢?

阿难一听,心生惭愧,无言以对,正想转身离去,忽闻空中传来佛陀的声音:“阿难,这位居士所言千真万确,佛是不会生病的,但佛的肉体脱离不了生老病死,佛陀是为了救度浊世众生而示现生病的,所以,你还是继续去取牛奶吧。”

这两个故事暗合了孔子的教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我们的身体,每一根头发,每一寸肌肤,都是父母给的,要爱护它,不能毁伤,这是孝道的开始。按正确的原则做人做事,名扬后世,让自己的父母也美名远扬,这是孝道的最高境界。

其三,娶妻生子,孝敬父母。

释迦牟尼的前半生跟普通人一样,上有高堂,下有妻儿,过着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他的慈悲心肠和醒世的决心,促使他牺牲尘世间的幸福,出家去寻找生命的永恒真理,但当他离别自己熟睡的娇妻和儿子、年迈的父王和姨母时,心中很不舍。此后的想念也使他悲伤和心酸。

释迦牟尼悟成正道后,并没有忘记家人。他的父亲净饭王病重时,他返回家乡,赶到王宫探望父亲,为父亲说法开示整整七日。净饭王过世后,他悲伤难忍,亲自为父王抬棺。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在生下佛陀七天以后就往生了,在佛陀的传记资料中,此后摩耶夫人还出现了好多次,例如释尊出家初期,修持极为精进艰苦,身体衰弱得将要倒下之时,摩耶夫人从天而降,探望慰问。释尊成佛后,来到天界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中国最流行的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即是佛陀为摩耶夫人说法的大乘经典。这部经典里有两个救母的故事,可以视为佛教中的《孝经》。

佛经上说:“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佛陀的所作所为证明,学道和慈孝并不相悖,学道有成而后普度众生,这是真正的大慈大孝。

其四,老了会圆寂,安然去“涅槃”。

释迦牟尼从来不把自己装扮得无所不能,而是老老实实地承认修行有痛苦,有失败,有纠结,有无奈,有死亡,真实地展现出一个觉悟者的经历。特别是在面对死亡时,豁达大度,安然接受。

有一个老妇人死了儿子,伤心欲绝地哀求释迦牟尼救活自己的孩子。

释迦牟尼听了老妇人的要求之后说:“我可以让你的孩子复活,但是你需要做一件事,你到城中随便一户人家去要一粒芥菜籽。但是记住,那户人家一定是从未死过人的。”

老妇人于是昼夜奔忙,叩求芥菜籽,但她遍求邻里和每一户人家,发现没有一户人家不曾死过人。老妇人蓦地觉悟到:死亡是人人必经的过程,即使人害怕死亡,也不能因此而免于死亡。

释迦牟尼讲这个故事是告诉众生:死亡是人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无论是富贵贫穷、智慧愚钝,都逃脱不了死亡。他自己也不例外。到81岁的时候,他信徒成群,声名远播,伟大的智慧造福了众生,然而,衰老也悄悄降临。此时的释迦牟尼已经在精神上超越了生死和苦痛。

在他预感到自己即将往生的时候,他走到河边,洗了澡,躺在娑罗树下,枕着右手,闭上双目,安然“涅槃”。弟子们看到他圆寂时像睡着一样安详,并没有“盘腿坐化”“立脱而亡”“白日飞升”“化光而去”那些玄虚之像。

释迦牟尼像凡人一样在世间活着和死去,不像耶稣那样死而复生,也不像道教的神仙那样长生不老。他坦然面对死亡,告诉我们人生的真相,让我们知道世间万象,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将随着因缘尽而灭。

其五,四大皆空善不空,六根清净孝为根。

有人可能会疑惑,出家人四大皆空,六根清净,释迦牟尼为什么还要提倡孝敬父母呢?

其实,四大皆空善不空,六根清净孝为根。

四大皆空是说一切如过往云烟,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时间一过,就会烟消云散。而善行、善念和慈悲则是永恒的,它像太阳一样高悬天际,始终受到人们的景仰。

六根清净是佛教所指远离烦恼的一种境界。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会不断感知周围的信息,被各种诱惑吸引,所以人很难达到专心致志的境界。但是,孝道是佛法的根。就像一棵菩提树,孝养父母是总根,佛法是从总根生长而来的。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懂得孝亲,然后才知道尊师,所以好的教育还是要从孝亲尊师上去下功夫。

佛说,“人身难得”,所以我们要好好地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孝敬尊长,爱护弱小。

佛说:“不孝父母,不敬长老,一者常得恶梦,二者为人所憎,三者恶名闻于世间。”

佛说,敬天地敬鬼神,都不如孝敬自己的父母,父母是最大的神,敬父母才能得到神的护佑。

这五个方面,是释迦牟尼的思想最打动我的地方,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孝子,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拜。

释迦牟尼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孝子,但是,有一些信奉他的人却把他当成了神,天天顶礼膜拜,把敬神求福当成了人生的目标,这就把路走偏了。释迦牟尼开导人们,父母在家里是两尊活佛。你天天拜泥塑木雕的佛,却对活佛视而不见,你怎么会有成就?如果你对佛的恭敬之心超过了对父母的恭敬心,那说明你没有尽到做人的本分。人生天地间,首先要把人做好,如果连人都做不好,佛陀怎么会喜欢你、护佑你呢?

关于父母是活佛的故事,我听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说的是中原一带有个农家孩子名叫齐良,生得仪表堂堂,非常俊秀,可谓“相如秋满月,眼似青莲华”。父母对这样的孩子自然疼爱有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娇惯得很,可是,他的家境却不太好,吃的穿的都比不上富人家的孩子。这让齐良很不爽,天天耍脾气,抱怨父母没本事。父母不敢辩白,只能暗自垂泪。

一天,有个化缘的僧人路过齐良的家,齐良想求福求富贵,就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僧人,还一个劲地抱怨家里的经济条件让他没心思读书。

僧人听了,告诉他百里之外的嵩山里有一座古寺,香火很旺,如果大年初一这一天他能去那里烧到头炷香,就会开悟得道,功德无量。

齐良一听,两眼放光,仿佛看到了时来运转的希望。于是他就在大年初一背着干粮,兴致勃勃地去嵩山烧香。可是到了古寺一看,心里凉了半截,原来他起床太晚了,古寺信徒很多,头炷香早就烧完了。齐良暗暗叫苦,责怪自己的心不诚,还埋怨父母没有早点叫他起床。决定明年要起得更早来抢头炷香。

可惜时运不济,齐良也不争气,不是走错路,就是崴了脚,他连续朝圣17年,每年都没争到头炷香。到了第18年,齐良年过三十,还是白丁一个,他赌了一口气,今年一定要烧到头炷香。于是,他在大年三十那天下午就上了嵩山,心想:“今天我就住到这儿,排到第一位,非烧到头炷香不可。”

齐良躺在大殿门口等着。不一会儿,天黑了,又饥又冷的齐良昏昏沉沉地睡着了。睡梦中,他看到一个须眉皆白的长者用拐杖敲了敲他的腿,问道:“年轻人,你可是来烧头炷香的?”齐良一骨碌爬起来应道:“正是。您能有办法让我烧到头炷香吗?”老者答非所问,对他说:“你百里来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说完,人就不见了。

齐良猛地醒了,四下看了看,一个人都没有。时辰还不到,他就继续等,结果又迷迷糊糊睡着了。这次他梦到一个手执拂尘的老婆婆俯下身子对他说:“你朝嵩山十八朝,不如一个马力高。”

齐良再次惊醒,他起来绕着大殿转了一圈,还是一个人没有。他想,我从来不认识名叫马力高的人,我不信天下还有比我更虔诚的人。看了看天,觉得时辰快到了,他不敢再睡,半躺半坐地靠在那儿想心事。迷迷糊糊地,他又做梦了,这次是一个穿黄色袈裟的僧人过来对他说:“你这么辛苦来烧香,不就是为了拜佛吗?我告诉你,你往回走吧,如果碰到一个反穿棉袄、趿拉鞋的人,那就是活佛。”

]齐良一睁眼,天已微明。因为做梦,错过了时间,头炷香又被别人抢先一步烧了。

齐良垂头丧气地往回走,抱怨自己不该做那些乱七八糟的梦。他想起第一个梦,不屑地说:“百里烧香为悟道,孝敬爹娘能悟什么道?”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小饭馆,立刻觉得又累又饿,就走进去说:“掌柜的,给我烙个饼。”

饭馆老板抬头看了看齐良,爽快地答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开始烙饼。很快,饼就烙好了,香气扑鼻。齐良咽了咽口水,站起身准备去拿饼吃。没想到饭馆老板不理会他,端着饼一撩门帘进了后屋。出来之后老板又开始煮粥,粥的香气让齐良更饿了。他想,没有饼吃,喝碗热粥也很不错,就四处找碗。可是,刚才的一幕又重演了:饭馆老板把煮好的粥又端到后屋去了。齐良很生气,心想:“我来你这里吃饭,又没有其他客人,你做好了饭却端到后屋,是什么意思?”齐良忍住气问:“掌柜的,你为什么要慢待客人呢?我并不欠你的饭钱,可是你的饭做好了却不让我吃。”

老板笑盈盈地说:“就是佛祖来到我这儿,今天的第一个饼、第一碗粥他也吃不上。”

“这是为什么呢?”

“山高高不过太阳,人大大不过爹娘,我这儿每天的第一个饼、第一碗饭都要送给里屋的老娘吃,孝敬老娘比挣钱重要呀。”

齐良想起昨晚第二个梦中的白发老婆婆,就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马力高。”

齐良这才明白,原来这是观音菩萨在点化他:你辛辛苦苦十八年来嵩山朝拜,功德却没有一个在家孝敬母亲的儿子大。

齐良从小就被母亲溺爱,稍不顺心就对母亲发脾气,眼前这位孝敬母亲的厨师让齐良陷入深深的自责。

百十里路,齐良走到深夜才到家。明月高悬,万籁无声,家人睡了,门也推不开,他一急,又犯了脾气,用脚咣咣地踢门。

齐良的母亲从睡梦中惊醒,一听是心爱的孩子回来了,慌忙翻身下床去开门。忙乱之中,她身上的棉袄穿反了,趿拉着鞋子就跑了出来。开门后,她摸着齐良的脸问道:“孩子,你吃饭没有?饿不饿啊,累不累啊?”

齐良看着母亲蓬乱的白发,听着她疼爱的声音,忽然想起第三个梦,明白这是地藏王菩萨在点化他:如果碰到一个反穿棉袄、趿拉鞋的人,就是活佛。

齐良当场给母亲跪下了。他抱着母亲趿拉着鞋子的脚,回想起自己以前不敬父母的种种行为,痛哭流涕。他明白了,在嵩山那晚做的第一个梦是佛陀在点化他:好好孝敬父母才是人生最大的功德。

佛陀只度有缘人。你把财物施舍给他人,得到内心的安宁,这就是发财;你把善心献给他人,得到众人的拥戴,这就是智慧;你把孝敬供奉给父母,得到的是处世的品德,这就是立身之本。

我自身的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父爱母爱的伟大与力量。

我出生在河南登封马庄村的一个贫困之家。从小家徒四壁,无三日之粮;我喜爱读书,却日日为学费发愁;出门在外,因衣衫褴褛被人嘲笑。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叛逆心理,成为一个“不肖子”。我因为受不了嘲讽,把一碗热汤扣到了同学头上;我参与械斗,导致一个老人眼睛受伤;我还自称“义盗”,为了帮助穷朋友娶上媳妇,黑夜去割生产队的庄稼……

对于我的顽劣,我的母亲费尽了心思,用的是中国传统的老办法,一是劝诫,二是痛打。记忆最深的一次,是我在不到十岁时无缘无故地奚落一个所谓出身不好的老人,正好被母亲撞见,母亲认为晚辈无故欺负长辈,是“坏良心”,关起门用笤帚痛打我。母亲打我下手很重,只要逃不脱,我的屁股一定会肿得老高,睡觉都得趴着。

母亲心地善良。记得有一年春天,村里来了一个要饭的女人,腿被狗咬了,流了好多血。母亲扒开围观的人,一手搀着那女人,一手拉着她的孩子,来到我家的磨坊屋,让她住下。每顿饭都会从锅里把本来就不够吃的饭盛一碗给那女人端去,还找了草药给她治伤,直到他们缓过劲来,一瘸一拐地离开马庄。

我肚子饿,生气地问母亲:“又不是咱家的狗咬的她,为啥要给她送吃的呀?”母亲说:“咱少吃一碗饿不死,她这几天不能要饭,那孩子可能会饿死呀。”

母亲让我懂得,人活着是要讲良心的,不能欺负弱者。

如果我没有受伤,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母子之间血脉的联系有多多深厚。

我30岁的时候,在县城当电工,因抢修线路时意外从电线杆上跌落受伤,变成了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摔伤后,娘陪我在县城和洛阳白马寺骨科医院住了两年,花去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但没有任何效果。那段时间,我的肉体在生死之间挣扎,大小便经常弄得浑身都是,严重的褥疮让我高烧不退,我尝到了生不如死的滋味。更令我难过的是,我的家庭也陷入了危机:父母年过六旬,三个未成年的女儿需要她养,妻子除了下地劳动挣工分,照顾一家人的吃喝,还要洗被我的屎尿弄脏的衣服被褥,最后她实在无法忍受这些重压,提出离婚。我听了她的话,气晕了头,因为妻子几年前患败血症,为了救她的命,我变卖光了家产,多次去卖血换医药费。没想到她如此绝情。

我的精神垮了,几次尝试自杀。喝农药、绝食、从床上往下滚……

但是,娘却冷静而大度,她说:“你媳妇容易吗?一个女人要养活六口人,家里地里,风里雨里,现在都是她一个人担,如果你媳妇走了,咱们这个家就真垮了,孩子们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

为了留住媳妇,娘想了一个办法,由她带着瘫痪的我离开家上嵩山,以减轻媳妇养家糊口的负担。

我说:“那也中,省得我死在家里丢人现眼。”

母亲哭着对我说:“你要是死了,我也没法儿活了,我这辈子什么都不要,只要我的儿子。”

谁能知道,母亲这句话给了我多少安慰、多大的勇气!

这句话,我此生永难忘怀,无论在睡梦中还是在回忆时,只要母亲的这句话在耳边响起,我都会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母亲带着我来到嵩山深处的山洞和废弃的寺庙度日。

七年时间,二千五百多个日夜,我与母亲住在大山深处。我们缺食少穿,被人驱赶,甚至要和猪抢食,与狗争饭,那滋味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记得我们第一次在没有门的石洞里过冬,我冻得浑身发抖,嘴唇乌青。这时候,60岁的母亲挨着我躺下,解开怀,把我毫无知觉的冰冷的双腿放在她的肚子上。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母亲十月怀胎,把我孕育出来,三十年后,本该由我来供养和照顾她,可是,我却什么也做不了,反而是她依然用她最温暖的地方温暖着儿子。母亲这样做的时候,坦然、平静,她只有一个愿望:必须让儿子活下去。后来,我因为严重的褥疮,屁股上烂了两个大洞,十个脚趾乌黑溃烂,经常高烧不退。母亲没办法,只好咬着牙,哆哆嗦嗦地把剪刀伸到我的伤口里,把烂肉一点一点剪下来,让新鲜的肉露出来,然后涂上自制的“灵药”。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母亲搂紧我双腿的那一刻,为我剪除褥疮里烂肉的那一刻,我不再绝望、抱怨。我刻苦攻读了大量的医书,在嵩山里行医行善,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常言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母亲在旁人看来就是一个农村妇女,但在我眼里,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用永不放弃的爱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

遗憾的是,母亲没能看到我创下的事业,也没有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

这件事成为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我的父亲3岁时死了娘,7岁时死了爹,孤苦无依,靠同族人接济为生,跟着我大伯长大。但他人穷心善,全国快解放时,兵荒马乱,他放羊时拣了一大布袋钱,蹲在树下等了半天,直到失主找来。我小学二年级时,村里有个人跳村南边的黑龙潭寻死,我爹二话不说,跳下去把他救了上来。那人被救醒后反而骂我爹多管闲事,我爹说:“人的命比啥都贵重,你死到这潭里,你爹娘咋活?全村人咋吃水?”我爹为了安抚他,还把身上仅有的五毛钱掏出来给他。要知道,那时我上一年学,爹才舍得让我花两毛钱。还有一次,我爹上山砍柴,听到有人呼救,他看见同村的尚纯俭摔到了深沟里,头上有个窟窿,血流了一大摊。跟尚纯俭一起的几个人都吓傻了,站在那儿喊救命,谁也不下沟救人。我爹拽着树枝茅草下到沟底,把自己的蓝布小褂脱下来,把尚纯俭的头包扎好,背着他从沟里爬了出来。

我爹说:“救了一个人,也等于救了人家的爹娘,咱自己没爹没娘,光想叫天底下的爹娘都过得自在舒心。”

父母是我的榜样,是我终生倡导孝道的原因和动力。

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的身体从何而来?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精血的升华。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一个身体,给了我们安放灵魂的地方。

我们原本只是父母身体里的一个细胞,当细胞不断分裂、发育,成长为胎儿后,母亲又用一根脐带与我们相连,供养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这时候,母亲的身体与我们的身体是一体的,我们相依为命,她的命就是我们的命,我们的命就是她的命。

待到生产时,母亲就像是进了次“鬼门关”,千百种的危险、千百种的痛苦,谁也帮不了忙,只能由母亲一人承担。所以有人说,母亲生孩子,孩奔生,母奔死。“我快死了,我要死了”这是许多母亲在生孩子时的切身感受。

孩子呱呱落地,不会说话。孩子想要什么,哪儿不舒服,全靠母亲对孩子的心灵感应。母亲对我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声啼哭都能心领神会。

正因为母亲对孩子的了解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所以,母子情结是一条不可分割的纽带,这种信赖感是任何情感都无法替代的。

除了给我们生命,父母还教我们安身立命的爱与品德。父母之爱是人类之爱的源头,它不需要誓言,不需要供养,不需要报答,只讲究付出,把一颗向善的种子埋在你心底。可以说,你的一切福报、一切成功、一切好运,都来源于父母打下的根基。

如果你想找到人生的贵人,那么我来告诉你,他们就在你的眼前、你的身边,他们是你的生身父母。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聪慧还是顽劣,无论你是平民还是权贵,无论你成功还是失败,无论你远走还是归来,始终不离不弃的永远是你的父母。也许他们卑微,也许他们土气,也许他们无知,也许他们让你觉得丢人,但是,正是他们的艰难磨难,他们的善良、真诚,让你的梦想和事业有了根基,有了温情,有了开枝散叶的空间,他们发自灵魂深处的善良与无私,使他们变得伟大,散发着神的光辉。

报答养育之恩是我们人生向善的第一步,也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