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5 19:45:56    

太平天国在史学家眼里,一直褒贬不一。最大的争议就是太平天国后期,上层官僚相互内斗,滥杀无辜。而且生活作风非常奢靡。

不过,换个角度,看看太平天国结束之后,大清的政局。就会发现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

首先,太平天国打破了满人的统治,汉人政治家开始逐渐掌握兵权。这也是后来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础。

太平天国中后期,清朝统治者已经没有钱来对抗太平天国了。因为鸦片战争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清朝丢失了海关关税,对外贸易又被列强控制。而内部官员又腐败到了极点。导致国库空虚。

既然朝廷没有钱,那就只能依靠既得利益者了。按道理说,满清入关,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是八旗子弟。

各种八旗子弟世袭罔替,最有钱的应该是这些人,不过事与愿违,八旗子弟到了清末,大部分都是纨绔子弟,除了是大烟馆里的常客,还有就是整天提着一个鸟笼的街溜子。这帮人是指望不上了。

清末八旗子弟

这时候,慈禧想到了地主,这帮人大部分是汉人。而且重视家教。代表就是李鸿章,曾国藩。

这些地主有钱,更重要的是有人。地主除了拥有土地,更拥有帮他们种地的贫农。

有土地就代表有粮食,粮食也可以是军粮。有人就代表给把刀就可以是军队。

所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左宗棠为首的楚军。成了剿灭太平天国的中坚力量。

而且这些军队因为都是同乡,所以格外团结。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统帅就是他们的地主。也就是说,你在这给曾国藩当兵,你的家人在老家给曾国藩种地。这种关系导致这些人格外衷心,作战也异常勇猛。

慢慢的,这些地主就成了清朝真正的兵权掌控者。虽然后来慈禧让他们解散。但是这些湘军,淮军只不过是解甲归田。如果需要,可以随时恢复。

所以,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各路军阀迅速崛起。能在一夜之间推翻清朝。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湘军因为围剿太平天国,让太平天国积累的财富,大部分都落入湘军手里。这些湘军拿到这笔财富,回湖南大力发展教育。这也间接让湖南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

太平天国敢于挑战列强。敢于对列强说不。有别于清朝统治者害怕洋人的软骨病。

太平天国在东征时期,与英国和法国发生过多次交战。并且取得不俗的战绩。

而且太平天国还禁烟,要知道,大烟可是当时列强从中国攫取财富的主要手段。清朝统治者因为被八国联军打怕了,不敢禁烟。

最重要的是太平天国还不承认清政府和洋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过虽然不承认,但是太平天国也和洋人有交易。太平天国积极从洋人那里购买武器,并且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中国第一套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

这也是为什么,太平天国之后,清朝积极开始进行洋务运动。

通过以上两点,就不能全盘否定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