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怕得鱼惊不应人是什么意思(随手写下的一首小诗竟成经典)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4 09:36:20    

胡令能,唐代诗人,隐居圃田。唐贞元、元和时期人。

因家贫,平日里以修补锅碗盆缸为业,人称“胡钉铰”。

因其出身低微,接近下层生活,因而诗中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现仅存七绝四首。

一日,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随手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代〕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的大意是: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丝毫不逊于杜牧的《清明》,不仅为适龄儿童的必读之作,还被选进了教材。

此诗朴素易懂,几乎是白描的写法,没有引经据典,但是呈现出来的画面形象又生动,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一二句重在写形,“蓬头”直写出乡村孩子头发蓬乱的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真实可信。“侧坐”可以看出小孩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

“莓苔”二字表示了小孩选择钓鱼的地方是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挨晒的钓鱼处,也为后面“怕得鱼惊不应人”作了铺垫。

“草映身”与下句的“路人借问”有直接的承接关系,因为路人看得见他,才向他打听。

三四句妙在传神。正当小孩全神贯注,注视水中动静的时候,却有路人走上前来问路,这下可急坏了这个小小钓鱼客,他不回答又不礼貌,回答又怕惊走水中鱼儿。

眼看问路人近了,急得他连连摆手,示意对方问话和走路轻点,再轻点,别把鱼儿吓跑了。

“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这首诗写小儿“学”钓可谓惟妙惟肖。因为是初学,所以他最“怕鱼惊”, 小心翼翼,屏气凝神,既怕人影惊鱼, 又怕人声惊鱼。

一、二两句写出静态,三、四两句写出动态,动态又衬托了静态,将小儿垂钓认真专注的神态,处理问路人与上钩鱼之间关系的天真纯朴,刻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不失为一篇古代描写乡村儿童生活的难得的好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