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0 09:35:01
企业文化是企业第一导向,也是企业的魂,对内是一面旗帜,对外是一扇窗口。
公司就是一个文化场,一群人因为某个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而走到一起。因此,寻找人才的时候,你的目标不是寻找那些有你需要的能力的人,而是寻找认同你理念的人。
如何找到和你有着一致理念且能力相当的人呢?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最具源头性的、很重要且有意义的动作,就是需要把我们的企业文化融到招聘、面试信息中去,作为人才选择的第一个过滤器和试金石。
企业文化,也称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由其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即企业在日常运行中所表现出的各方面。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
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没有提炼总结企业文化理念和口号,但不可能没有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是企业员工和企业的风格所在。如果把企业比作人,那么企业文化就好比人的性格。很显然,企业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它在一个组织中,它受很多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
最近几年,企业文化成了很多人谈论的话题,但还是很多企业家不知道企业文化是什么,如何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文化是什么?
在说什么是企业文化之前,我先说什么不是企业文化。
第一,企业文化不是用来给员工“洗脑”的。
新员工加入公司,一定要有一个融入的过程,这个融入不仅包括了解行业、了解业务,也包括了解公司,了解公司内部做事的方法、规则。这其实是一个“员工被公司塑造、变成这个公司员工”的过程。但千万不要把这个过程理解为是用来给员工“洗脑”的。现在的人都很聪明,你要给别人“洗脑”,别人表面上应承你、敷衍你,心里可能一万句反驳的理由。
文化融入,关键不在于“说”,关键在于领导怎么做、身边的员工怎么做;关键在于什么样的行为被奖励、什么样的行为被惩罚。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企业文化要让人发自内心地信服,不仅要合法合规,还应该不违背天理、人伦,能让员工有归属感和荣誉感。
第二,文化不是用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
文化跟战略、跟业务、跟管理密不可分,你不可能脱离战略、业务和管理,然后编写一份文化,在媒体上发软文。那个叫宣传,不叫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成要有四个关键要素:
第一、极度的理想主义和极度的现实主义相结合;
第二、让员工实现他的目标或看到实现目标的期望;
第三,企业文化是需要从业务基层员工当中长出来的,这样才具有生命力。
最后,文化是需要进化到企业的发展前方,去引领企业往更高境界去发展。
所以,文化的体系过程总结为四步:汇心声、力行为、找故事、成体系。
企业文化包括好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很多公司都有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这相当于是企业文化中的理念和内容。
当然,“使命、愿景、价值观”也各有不同。“使命”说到底就是“你要干什么事儿”。一个真正的“使命”,应该跟创始人起心动念、创办这家企业时的想法有关,也要跟企业做的事情有关,同样要合法合规,不违背天理、人伦,还要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
一个好的“使命”,能真正起到激励人、团结人的作用。
如果一个陌生人,听了你们公司的“使命”,然后觉得,这个好有情怀、有格局、有价值、有意义,我愿意加入进来跟你们一起干,那这个“使命”就很厉害了。又或者说,如果公司的员工在工作中遭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挫折时,他想想公司的“使命”,最后觉得,真是太不容易,但这件事的确很有价值,再不容易,我也要咬咬牙坚持下去,那这个“使命”也真的很牛。
现在很多公司的“使命”,往往大而不当,说的都是永远正确的废话,不能深入人心,这样的“使命”就没什么用了。
“愿景”一般被认为是,“你要做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现在很多公司只有“使命”,没有“愿景”,或者二者合二为一,这个也很正常。并不是一说到企业文化,就要“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样样都有,那只是追求一种形式上的完整感,实际意义不大。
腾讯在2019年企业文化升级前,“使命”是“通过互联网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愿景”是“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升级后,腾讯的使命和愿景合二为一,成了“用户为本、科技向善”。
我个人觉得,在互联网公司中,腾讯升级后的使命和愿景格局完全打开了。在此之前,阿里巴巴的使命是几乎所有公司中最清晰、最简洁、最有力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仅易懂,而且跟阿里巴巴一直做的事情高度吻合。阿里巴巴无论是最早做2B业务,还是后来做电商、支付宝、菜鸟等,都可以看作是在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个使命。
“价值观”,更像是“你要做成你想做的事情,你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可以有很多个层次,最核心的是,你怎么对待你的客户,你怎么对待你的员工。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是比较深入人心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从某个角度来说,核心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方法论色彩,就是一家企业要想践行自己的使命,这家企业的所有员工应该怎么做。这里的“应该怎么做”,在层次上是高于具体的业务打法的,也是高于战略的。
在企业文化里面,我见过最特别的是亚马逊的,它压根儿就没有总结什么“使命、愿景、价值观”,只有一套“14条领导力原则”,也非常管用。最新的表述,已经变成了“16条领导力原则”:
1)客户至尚
2)主人翁精神
3)创新&简化
4)正确决策
5)终身成长并保持好奇心
6)选贤育能
7)最高标准
8)远见卓识
9)积极行动
10)勤俭节约
11)赢得信任
12)刨根问底
13)敢于谏言、服从大局
14)达成业绩
15)努力成为地球上最好的雇主
16)成就越大,责任越大
说实话,估计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总结得太好了,拿到我们公司也同样适用。
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理念和内容总结出来了,很多东西是通用的,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企业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在运行中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在国内,美团一直强调“猛学亚马逊”,两家公司的行业性质、利润率、员工福利条件等,有相似性。
谓的企业文化,现在我们叫“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在古代农民起义的时候,就是“口号”,在近现代革命年代,就一个政党的党章和党纲。
比如,秦末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高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很有鼓动力。虽然你从现代人的眼光看,可能觉得这个追求层次不是很高、格局没有打开,但是对于那些因为暴雨延误赶路、有被杀头风险的农民来说,听到这句口号,不仅暂时不用担心被秦军杀头,还觉得有机会当“王侯将相”,那他们肯定愿意干。
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当时的口号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说,也非常好: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在明末乱世,苛捐杂税猛于虎,老百姓负担沉重,这个时候,突然有人说,“闯王来了不纳粮”,那肯定愿意分分钟跟着干啊。
我一直觉得,这就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现在很多公司赶时髦,非要凑出一套“使命、愿景、价值观”来,最后弄出来,挂在墙上、印在本子上、放到网站上,但是根本没有感召力,这个就是舍本逐末了。
我认为,一家公司没有所谓的文字版的企业文化并不可怕,你看亚马逊只有“14条领导力原则”,不也把公司干成电商行业的世界第一了吗?最可怕的是一个企业的挂在墙上的企业文化,老板和员工自己都不信,不去执行,最后只能说企业文化没有用。
如果要梳理提炼文字版的企业文化,就得企业创始人发自内心,好好总结整理,有感而发,还要在文字上好好打磨,最终一定要能做到明白易懂、实事求是、激励人心。
企业文化还有其他几个层次:
——一家公司内部的氛围,做人、做事的明规则和潜规则;
——激励一家公司“胜不骄败不馁”、不断前进打胜仗的强大精神力量。
很多公司,往往注重文字版的企业文化建设,但不注重公司内部的氛围建设,不去关注和塑造企业内部做人、做事的明规则和潜规则,这样的企业文化犹如空中楼阁,只可远观,不可实用。
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做得好坏,最终还是看它是否有利于这家公司取得可持续的商业成功,看它是否有利于让员工对这家公司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它是否有利于让全社会对这家公司产生高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