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清明》古诗的意思(学习古诗《清明》,了解传统节日清明节)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2 09:18:32    

清明①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②,

路上行人③欲④断魂⑤。

借问⑥酒家何处有⑦?

牧童遥指⑧杏花村⑨。

春雨淅淅沥沥

【查阅词典】

①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传统节日,民间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②雨纷纷:形容雨下得很密。

③行人:指外出的人。

④欲:将要,快要。

⑤断魂:指行人因故(比如因扫墓而伤感,因淋雨而沮丧,因赶路而疲惫等)产生的精神上的不愉快。

⑥借问:礼貌用语,用于向人打听事情。

⑦何处有:什么地方有。

⑧遥指:指向远处。遥,远。诗中所指是不在眼前,但又隐约可见的地方。

⑨杏花村:开满杏花的村落。当时并非特指村落名,直到这首诗流传以后,才转用为盛产名酒的地名或酒楼名。

春雨淅淅沥沥

【领悟诗意】

清明节的时候,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让在外匆匆赶路的行人平添了几分愁绪。于是,行人便问哪里有酒店可避雨、歇息、痛饮几杯,那放牛的孩子没直接回答,只指向前面并不太远的地方,那里有一座被杏花掩映的村庄。

春雨淅淅沥沥

【交流感悟】

诗人要创设一种在“欲断魂”的伤感氛围中,忽然为能有一个可以抚慰心头愁绪的地方而振奋的情境。于是,在构思上做了巧妙安排。第一句开门见山地写了时间、环境。清明节,或扫墓,逢雨更添伤感;或春游,遭雨败人兴致。这样,当第二句出现人物(“路上行人”)时,那“欲断魂”的基调就不言而喻了。第三句,是全诗的转折。内容上,主人公试图通过找歇脚处饮几杯酒用以消愁。写作上,为全诗高潮做了铺垫,让读者产生一种悬念:会有这样的地方吗?于是,产生了一种期盼:该有这样的地方让主人公摆脱心头的阴影了!有了这番铺垫,第四句的亮色呼之即出:有了!好了!不远处那酒家还是个杏花掩映的好地方呢!

春雨淅淅沥沥

【拓展视野】

1.“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及“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

春雨淅淅沥沥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这天,民间都要进行祭祖和扫墓。按照习俗,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供祭在亲人墓前,为坟墓培上新土,折些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行礼祭拜。因为清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所以自古也有清明踏青(春游),并开展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民俗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确定为国定假日。

春雨淅淅沥沥

2.最早刊载《清明》这首诗并注明作者是杜牧的书籍,是南宋末年谢枋得编选的《千家诗》。而在这以前的四百多年间,所有关于杜牧的文集中都没有《清明》,包括由他外甥裴延翰编辑的《樊川文集》,所以有人怀疑这首诗未必真为杜牧的作品。这也是唐诗研究中的一个“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