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8:4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鹿青松 于泊升 张雪
劲风难掩春潮涌,齐鲁春季车展依旧火爆。4月14日,2025齐鲁春季车展完美收官。
如果把齐鲁车展视为一面镜子,那么今年这面镜子折射出的不仅是消费市场的烈火烹油,还有国产车企的冲锋、燃油与新能源的并行、汽车技术的革新推进。每一笔订单背后,都隐藏着消费者的理性抉择,也蕴含着独属于2025年的强烈时代特征。
人多、车多、卖得也多
今年车展依旧火爆
汽车消费市场今春遇“暖”后,车展经济再度发力,使消费市场进一步升温。齐鲁车展遇上周末,更是开启“超级流量日”,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两天内,车展现场热度持续攀升,场内场外人头攒动,消费者购车热情高涨。
记者走访发现,经历了去年的“价格战”冲击,面对百花齐放的汽车市场,许多消费者不再选择“持币观望”,且呈现出需求多元、年龄段分布广、购车价位分布全等特点。
东风日产销售人员李女士介绍,车展人流情况远超预期,咨询和试驾的消费者很多。“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很明确,不少人是有备而来,对车型和价格都做了了解,只要优惠合适,成交可能性很大。”李女士说。
为了吸引消费者,多家车企推出了限时一口价、车展优惠价、订车抽奖、订金膨胀等优惠政策。有销售人员提到,车展期间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和促销活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很大。
在周六、周日的高峰客流“冲击”下,多位销售人员表示感受到了市场的回暖。“来看车、咨询的消费者有不少,成交量也不错。”某新能源品牌销售人员说,这让他们对之后的汽车市场很有信心。
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内汽车市场消费在持续升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消费市场提质向好,汽车行业开局运行良好。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
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推动汽车市场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025年,国家继续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更早,力度更大。
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促消费政策,如济南槐荫区在2025齐鲁春季车展期间同步推出汽车消费券活动,购车发票30万元(含)以上,补贴金额为2000元;购车发票金额10万元(含)至30万元,补贴金额为1000元。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学军表示,当前汽车消费市场前景广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汽车消费需求将继续释放。同时汽车市场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车企需要加大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面积即“正义”
国产品牌狂飙突进
本次齐鲁车展,比亚迪延续了往年车展风格,继续以超2000平方米的超大展位面积“霸馆”——在齐鲁车展这一寸土寸金的展会中,更大的面积往往就代表了更高的曝光量、更多的订单数以及更高的成本。不仅如此,比亚迪还在四大场馆门口设置了引导拱门,车展随处可见浓浓的比亚迪元素。
车展“C位”为什么是比亚迪?为什么今年又是比亚迪?
这背后,当然是比亚迪销量的一骑当先。中汽数研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份,比亚迪汽车国内批发量为98.6万台,形成断崖式领先。这份榜单中,其他国产品牌成绩同样亮眼,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包揽批发销量榜前四名。
细数车展品牌展位图不难发现,本次车展国产品牌数量接近室内场馆所有品牌的三分之二。除比亚迪之外,不少国产品牌汽车受到消费者青睐,吉利、长城、长安、长城等展台前人潮涌动,现场刮起一股“国潮风”。
一步入车展,广大消费者便能感受到国产品牌展区的热闹氛围。不少消费者向记者表示,以前买车他们可能会优先考虑合资品牌,但现在国产车成为首选。
吉利汽车的一位销售经理介绍,以前他们主要靠性价比吸引消费者,现在随着技术的突破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也在中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像我们的星瑞系列就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不少客户都是从合资品牌转过来的。”吉利汽车另一位销售经理透露,今年一季度,他们门店的订单量比预期高出了20%左右。
国产车为何成了“香饽饽”,并且有越来越“香”的趋势?
“现在国产品牌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齐鲁春季车展一位参展商认为,从年轻人喜欢的智能小型车,到家庭用的SUV再到商务型轿车,国产品牌都有拿得出手的产品。
同时,技术提升也是国产品牌崛起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不断深化,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也在快速崛起,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过去几年,国产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1459.6万辆,市场份额达到56%。2024年,这一增长趋势在延续,部分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60%。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436.9万辆,市场份额攀升至68.1%,创历史新高。
行业观点认为,此次车展上国产品牌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多年来技术积累、品质提升和市场培育的结果。近年来,国内汽车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
加油站VS充电桩
“选油选电”各取所需
除去国产、合资之分,前来逛展的消费者都要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
从价格、用车成本、智驾等方面综合来看,两种能源类型各有优劣。车展订车区订单显示,两种能源类型的签约订单交错攀升,折射出市场需求的多元分野。
价格层面,经过数年的“价格战”影响,燃油车目前普遍比同级电车便宜数万元。尤其是10万级家用车市场,燃油车仍是性价比之王,曾经指导价十余万元的国民车型,裸车价甚至已经逐渐步入了“5”字头区间——在车企“一口价”政策加持下,只需6.98万元就可买到新轩逸经典舒适版,朗逸新锐的车展价甚至已经低至5.92万元。
而从用车成本方面分析,尽管新能源车往往有着低廉的用车成本,“电车省油不省钱”的情况依然存在。不少选购了燃油车的消费者表示,将保值率、保险费用、维修费用综合统计之后,燃油车依然占据成本优势。据《2024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燃油车的保值率普遍高于新能源车,燃油车保险费用更低也已经是行业共识。对大部分燃油车来说,小保养300元即可完成,换电池也只要几百元费用,新能源车一旦三电系统出问题,维修费便可能高达数万元,无论是摄像头、动力电池还是流媒体后视镜等常见部件,维修、更换的成本都远高于燃油车。
从补能效率、单程续航里程等因素来看,中国道路网络中加油站密度和5分钟“满血复活”的加油补能效率,仍是燃油车“撒手锏”之一。如果对比冬季续航,燃油车这一优势还会继续扩大。车展不少受访消费者表示,正是考虑到单次行驶里程的因素,他们放弃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打算。
除了上述燃油车优势之外,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配置的优势则较为显著。新能源汽车天生适配智能化:语音交互、城市NOA、智能座舱、OTA升级……同时,诸如理想L9、问界M9、极氪009等新能源高端车型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更是直接把消费者体验“拉满”。
尤其是在智驾层面,大多新能源车企都有自研智驾品牌,例如特斯拉的FSD、鸿蒙智行的乾崑智驾,合资燃油车则在智驾层面相对逊色。不过,多个合资品牌已经开始智驾“联姻”,试图通过引入高端智驾品牌的方式补齐短板。
除了“科技平权”,新能源汽车同样可以达成“动力平权”。电机瞬时扭矩特性让20万级电车轻松实现5秒级零百加速,使得新能源汽车越级超越同价位燃油车成为常态,超大马力再也不是百万级燃油豪车的专属配置。
总的来说,在这场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博弈中,消费者正面临一场关于“当下实惠”与“未来体验”的价值抉择。二者的竞争本质是技术路线的区别,更是消费观念的碰撞,或许,车企精准锚定用户真实需求方能在“油电共生”的时代找到差异化的生存之道。
从“变形金刚”到“暗夜之瞳”
“黑科技”终究要好用
本次车展上有多款新车首发亮相,新车搭配的“黑科技”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眼球。
在4号场馆,启源E07亮相长安启源展台。据了解,该车号称“全景智慧可变SUV”,主打“变形”特性,可实现SUV、轿跑、皮卡等多种形态切换,被称为“国产版赛博皮卡”。启源E07的变形场景之一,就是内置无人机仓,通过“变形”操控无人机出仓升空。
可搭载无人机同样是其他多款车型的亮点。例如,方程豹钛3、豹8搭载了比亚迪与大疆联合研制的“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可实现无人机的动态起降、全向主动避障、随动跟拍、一键生成航拍大片等功能。车展亮相的比亚迪汉L四驱版同样在车顶集成了无人机舱,可通过车机系统控制无人机进行航拍。
广汽昊铂济南中心店负责人邱文明表示,昊铂近期上市的昊铂HL搭载了名为“暗夜之瞳”的“黑科技”,可以在近乎无光环境下凭借全球首款像素级AI成像引擎与微光色彩重构技术,实现20dB动态范围、95%暗部细节捕捉,呈现影院级全彩夜视效果。同时,该功能支持360°无死角环视、远光抗干扰、自动泊车辅助及暗夜哨兵监控,可以精准识别道路障碍、行人及复杂泊车环境。
经过几轮“智驾平权”的技术下放之后,各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逐渐将智驾做成了新车标配。比亚迪王朝网新车比亚迪夏即全系标配了比亚迪的高阶智驾“天神之眼”,全车传感器达29枚,包括5颗高精度毫米波雷达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更是拥有高快领航、智能泊车、安全辅助等功能。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黑科技”少了一丝科技震撼,多了一丝生活气息。在电动化基础架构之上,智能化、个性化和场景化已成为价值创造的新维度,汽车产业的创新逻辑有着从“功能堆砌”到“场景重构”的演变趋势。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一辆汽车的本质,也正在从“购买交通工具”逐渐进化为“订阅移动生活方式”,终究要回归到自己的使用习惯与具体需求。正如齐鲁车展交互智能体在回答一位消费者购车咨询时所言:“其实你所需要最好的车,是能载着你的生活穿过晨昏线的那辆。车终究是工具,选辆让你‘开着顺手’的,比追求‘看起来厉害’的靠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