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天有为:凭创新“绝技” 智能座舱领域强势“超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1:12:00    

智能座舱,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核心战略,正引领着软硬件一体化体验的创新,已成为各大车企差异化布局的重点。随着产业链进一步成熟和成本持续下降,预计智能座舱搭载率将继续提升。根据毕马威《2023年智能座舱白皮书》,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2127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17%,渗透率有望从59%提升至82%。

目前,国内企业纷纷涉足智能座舱领域,争相在这一新赛道谋取红利。智能座舱领域的重点企业包括天有为、华阳集团、远峰科技、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索菱股份和路畅科技、中科创达、华域汽车等。其中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有为”)在这一领域,尽管是新兴选手,却有着多重竞争优势。

天有为并非传统意义上在智能座舱领域按部就班发展起来的企业。它入行的时间节点看似有些“意外”,却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迅速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就如同程咬金虽行事风格与常规武将不同,却能凭借三板斧的绝技威震四方。

技术创新是天有为这把“斧头”的利刃。在智能座舱的核心技术研发上,天有为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与实力。公司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产品中应用了公司的核心突破技术——复合屏技术,复合屏技术通过将段码屏和 TFT 全彩屏进行组合,通过屏幕组合后的显示效果控制、一体化光学贴合及曲面贴合、仪表整体系统及结构方案设计及布局等软硬件技术,实现接近一体化 TFT 全彩屏的显示效果并降低生产成本。报告期内随着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收入金额及占比增加,公司应用复合屏技术的仪表收入随之增长,分别为 134,416.69 万元、243,857.41 万元和 306,733.24 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68.15%、70.95%和 68.70%,占比较高。目前公司复合屏技术主要应用在经济型到中端的车型中,如比亚迪秦系列、长安汽车UNI-V、现代汽车集团的Venue、Sportage、Carens等车型中,随着全液晶组合仪表应用车型的增加和终端车型销量的提升,公司全液晶组合仪表报告期内销量呈现增长趋势。

不仅如此,天有为在智能座舱的交互系统研发上也下足了功夫。他们深知,一个优秀的智能座舱交互系统,应当如同驾驶者的贴心助手,操作简便且功能强大。于是,团队精心打磨每一个交互细节,从界面的布局设计到操作的流畅度,都经过了反复测试与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已申请了多屏通信交互技术、语音控制技术在内的多个智能座舱技术专利。在本次IPO募集资金项目中一项便是“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 69,279.47 万元,将提升公司双联屏仪表等产品的产能,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经营规模,促进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在市场拓展方面,天有为同样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果敢。他们没有局限于传统的销售渠道与合作模式,而是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主动与一些新兴的新能源车企展开深度合作,为这些车企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仪表销售占比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仪表销量占比分别为 3.26%、7.64%、18.93%和 20.82%。这反映出天有为在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产品逐渐获得更多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认可,也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契合。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增长,对汽车仪表的需求也在相应增加,天有为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加大了在新能源汽车仪表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投入,取得较好的市场成绩。

天有为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异军突起,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它以自身的成功证明,在智能座舱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蓝海中,没有所谓既定的成功模式。只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凭借自身的 “绝技”,在激烈的竞争中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