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7:15:00
财立方智库研究员 耿士威
非金融企业信用债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区域直接融资概况,其发展与政策导向、区域经济状况及市场认可度密切相关。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发行与净融资情况等是宏观调控下,资本市场、区域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区域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的能力。
为全面展现河南省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市场现状,4月22日,由大河财立方和财立方保理共同出品的《河南省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分析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聚焦四大板块,对河南省非金融企业信用债进行了全面分析。
宏观政策陆续出台
助力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34.91万亿元,同比增长5.0%。分产业看,前三季度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14万亿元、4.92万亿元和76.56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5.3%和5.0%,二、三产业保持较高增速。主要受益于 “两重”“两新”项目政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协同发力,需求上涨,需求端得到修复,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有所改善。
2024年,央行两次降准降息,两次降准共1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超过2万亿元。两次降息则分别于7月和9月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和0.2个百分点至1.7%和1.5%,引导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降0.35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9月政策利率下调幅度为近4年最大,是央行加大财政货币逆周期调节力度、支持性货币政策重要体现。
△2024年主要货币政策
2024年,我国债券市场监管主要围绕防风险、助发展,聚焦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等五个重点领域,提升实体企业融资便利度,助力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防范风险和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为重点,提升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城投债发行趋严
产业债成河南省信用债主力
2024年,中央层面的化债政策总体延续“严格控制增量、稳妥化解存量”监管基调,城投债发行审核趋严,河南省城投债到期兑付量较大叠加提前兑付部分,城投债净融资有所收缩。
2024年,河南省信用债发行规模3879.34亿元,净融资744.69亿元,其中城投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分别为2165.44亿元和-39.54亿元,产业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分别为1713.90亿元和784.23亿元,产业债成为河南省信用债发行主力及净融资重要支撑。
△河南省城投债发行情况
△河南省产业债发行情况
存量信用债区域分化明显
城投债仍为河南省存量信用债重要构成
2024年末,省管企业、郑州和洛阳存量信用债余额分别为3047.37亿元、1858.75亿元和1042.25亿元,属于河南省存量信用债超千亿区域,其存量信用债余额占比合计为64.89%,为河南省信用债存量最主要分布区域。商丘、开封、周口、许昌、南阳、驻马店、新乡、平顶山、三门峡、焦作、信阳、濮阳和漯河存量信用债余额均超百亿元。济源、安阳和鹤壁存量信用债余额分别为95.41亿元、83.98亿元和58.28亿元,为河南存量信用债不足百亿区域。河南省存量信用债区域分化明显。
△河南省各地市存量信用债情况
2024年末,河南省存量信用债余额9167.32亿元,其中,城投债和产业债余额分别为5097.76亿元和4069.56亿元,占同期河南省存量信用债比重分别为55.61%和44.39%,城投债仍是河南省存量信用债重要构成。
除存量信用债构成及区域分布外,《报告》还详细介绍了存量信用债券种、期限、发行利率、到期债务、评级变动和城投退平台情况,以全方位介绍河南省存量信用债相关现状。
宏观政策延续支持态势
城投平台寻求化债与发展平衡点
2024年,河南省城投债发行及净融资收缩,城投平台完成市场化转型27家,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加速推进中。陆续发布的城投相关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具有一定正向作用,但地方隐债置换和退平台转为市场化经营主体,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投平台债务问题。长远来看,在化债中发展和在发展中化债是未来城投平台发展的主旋律。
展望2025年,宏观政策延续积极态势,城投平台将主要围绕区域化债政策、资源禀赋和产业规划等,寻求新的发展点,修复融资能力,实现化债与发展平衡。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
获取完整版《报告》
↓↓↓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