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锐评|人类镌刻在太空的,应该是友谊而不是冷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9:15:00    

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位外籍朋友造访。今年2月底中巴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巴基斯坦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正在开展。根据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规划与合作实际进展,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将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参加1次联合飞行。

从遥望同一片星空,到携手逐梦空间站,这是中巴友谊的见证,也为国际航天合作提供了新范例。说起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航天合作渊源深远。早在1990年,巴基斯坦的首颗卫星就是由我国的长征2E火箭发射升空;在探月工程中,嫦娥六号曾搭载4个国际载荷升空,并助力“巴基斯坦立方星”成功抵月……此次共赴太空,巴基斯坦航天员在轨期间要完成乘组日常工作,还将承担巴方科学实验的操作。正如有人赞叹,当两国航天员并肩站在中国空间站的舷窗前,俯瞰蔚蓝地球时,他们看到的将不仅是各国的疆域,更是人类共同的未来。

今天,太空探索早已不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其中。作为世界载人航天领域的新兴力量,中国主张所有国家享有不受歧视地参与和平利用外空的权利。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签署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到牵头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等多边合作项目,我们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各国携手探索浩瀚宇宙。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老挝一号”通信卫星为边远山村送去了教育信号,“千帆星座”旨在提升巴西境内的网络覆盖水平……务实成果为各国人民带去福祉,也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镌刻在太空。

“人类为什么要仰望星空?是为了打开一个更辽阔的视界。”航天国际合作的深化,不仅会促进科技的发展,也能加强各国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长期以来,仍有个别国家将冷战思维搬到太空,一边口口声声说合作,一边拉“小圈子”,屡屡挑动外空军备竞赛,企图破坏全球战略稳定。“沃尔夫条款”等更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为技术交流设障。星河璀璨,太空漫漫,更显霸权思维之狭隘。各国携手共进、平等互利、和平利用,才能确保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足迹才能迈向更深远的宇宙空间。

在这个充满挑战变化的时代,一个个共赴星辰大海的故事给所有人以启示。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高举多边主义火炬方能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图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