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54:00
福田中心区。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31日讯(记者 黄卓坚 通讯员 崔洁 张成绪 许驰昊)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安全生产既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守护生命的最后屏障。传统的人工巡查面对占地数万平方米的建筑工地,仅靠双脚丈量难免留下监管盲区。塔吊顶端的螺栓是否松动?裙楼屋顶的防水层有无破损?这些“视觉死角”往往成为安全隐患的藏身之处。
为改善这一局面,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引入AI无人机对辖区内在建工地开展立体化、精准化巡查,标志着福田区建筑领域智慧化监管迈入新阶段。
智能巡检:高空视角织密安全网
在华富街道、园岭街道的重点项目现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预设航线对工地实施全覆盖扫描。
巡检无人机准备起飞。
记者了解到,无人机半小时可对项目完成一次动态巡查,重点监测施工人员安全装备佩戴、高空作业防护、塔吊设备运行、裸土覆盖及扬尘治理等关键环节,相比传统人工巡检,无人机可快速捕捉高空盲区隐患,巡检效率提升4倍。
飞行航线设置图。
数据闭环:构建智慧管理生态链
无人机巡检的数据实时回传至智慧管理平台后,基于DeepSeek深度学习技术,可自动识别裸土未覆盖、烟雾火灾、人员未佩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衣、吸烟等违规行为,通过喊话器进行实时预警,并及时根据检查情况出具安全管理报告,进行定点推送。
无人机巡检画面。
创新驱动:打造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样板
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将此项工作纳入“智慧住建”试点行动,计划年内实现无人机巡检100%覆盖。未来还将拓展建筑垃圾智能测算等场景应用,结合BIM技术构建“空中+地面+云端”立体监管体系,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前移监管关口,既压实施工单位主体责任,更为深圳建设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福田经验”。
无人机巡检画面。
目前,该模式已在辖区12个重点项目开展试点。接下来,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以“Ai+无人机”为抓手,积极运用3D建模与BIM模型跟踪技术,将建筑项目数字化、可视化,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保障了工程质量与安全。通过深度整合、利用项目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为建立福田区建筑工地数字资产数据库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