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刘钊 | 中国古典学的四次重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1:25:00    

21世纪初开始,裘锡圭先生多次谈到古典学重建的问题,如今复旦大学“中国古典学”学科已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绝学”学科扶持计划,今后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古典学是跟西方古典学相对应的概念。西方古典学最早主要是关于希腊和罗马经典文本的语文学研究,后来内容不断丰富。德国的新古典学将考古和历史乃至哲学都加入其中,也即根据早期经典文本为材料的相关人文诸学科研究都算在内,变成了一种丰富立体的古典学。我们现在的中国古典学也应如此,从专门研究早期的经典,发展到以早期经典为材料进行的语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古代哲学等研究。但无论如何,中国古典学必须以早期经典为根本,不能漫无边际,那就脱离了“古典”两字。我们今天要致力于文明交流互鉴,就要把我们的古典学问所包含的内容与西方古典学进行对标,否则很难对话。中国的古文字和出土文献就是古代的经典,正是中国古典学主要内容的一部分。

中国古典学的重建是历史上一个持续的过程。第一次是汉晋时期对古文经学的整理,“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壁中书”和西晋年间汲冢竹书的面世,让古文字书写的经典重见天日,这是一次出土文献的大发现。第二次是宋代求变和疑古思潮的兴起。19世纪末开始,又经历了一个出土文献大发现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事业发展迅猛,迎来了古典学重建的良好机遇,这是第三次重建。当前我觉得可以算作是中国古典学的第四次重建,主要契机就是新技术的带动。如今是AI技术介入中国古典学研究的新起点,有些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可能一时还看不清,相信几十年之后会有一个清晰的面目呈现。中国古典学的根本,是立足于对中国早期经典的整理、复原、解读和阐发,这项工作几乎是永无止境的。随着新技术的介入,相信中国古典学一定会插上翅膀,迎来一次全面的飞升和重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