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5:04:00
过去一周,中山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 多点开花:三乡镇古鹤村举办春日文化惠民活动,通过多元艺术形式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塘敢村发布《塘敢美食+文旅地图》,探索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路径。
板芙镇开展105国道沿线违规广告牌专项整治,三角镇实施户外广告“排查-整治-长效”管理行动;黄圃镇最大村企合作“工改”项目一期即将封顶……
【中山“百千万”·每周荐】带你回顾上周中山“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主要工作动态。
【媒体关注】
一根萝卜带活乡村文旅,中山塘敢村为什么能?
4月1日,中山公用集团与三乡镇塘敢村联合开展“品味塘敢·振兴乡村”媒体推介活动。活动现场,《塘敢美食+文旅地图》手绘版首发,地图以卡通画的趣味形式,把文旅地标和特色美食串联起来,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游玩指南;《24小时玩遍塘敢》创意VLOG亮相,用短视频展现塘敢村田园风光与文旅体验;“塘敢味道”生态美食新鲜出炉,一道道如“清汤塘敢萝卜羊蹄汤”“塘敢香芋煮水瓜”等风味菜肴呈现在众人面前。其间,政企代表围绕“美食文旅IP赋能乡村发展”进行座谈,探讨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路径。
>>阅读原文
“水清了,家门口的格桑花更美了”
“水清了,我在家门口种起了格桑花,花开得更好看了。”在中山市阜沙镇牛角村牛角正河旁,村民陈菊香竖起了大拇指,“治水效果怎么样,大家都看得到。”
阜沙镇河涌总数67条,其中纳入未达标水体治理河涌数53条,重点河涌7条。镇党政领导、党员干部共同参与治水攻坚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阅读原文
“以前漂死鱼,现在有了小螃蟹”
寒字号涌位于阜东村范围内。河涌两岸为鱼塘、农田和居民生活区,多为浆砌石档墙。该范围内污染源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染和鱼塘换水、农业污染,小部分工业排水。治理前,寒字号涌两岸道路及河涌内均无现状排水管线,周边居住区未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均为直排入河。
去年以来,阜沙镇治水工作组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挂图作战,阜沙镇党政领导、党员干部共同参与治水攻坚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阅读原文
治水新变:从拒之门外到请吃龙眼
春日暖阳,繁花盛开。近日,随着气温回暖,中山市黄圃镇石军村的人气再度攀升,到石军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游玩赏花的游客明显增多。位于基地旁的七宅涌经过治理,曾是人们避之不及的“黑水沟”,如今已成为整个景区的一部分。
>>阅读原文
中山市黄圃镇七宅涌经过治理,成为整个景区的一部分。
【镇村行动】
三乡镇:
政企同心拼发展!这场文化之旅为“百千万工程”添动能
3月31日农历“三月三”,三乡镇在古鹤村举办“岐澳风雅集 政企并肩行”(企业家专场)活动。政企一行从古鹤新牌坊出发,踏着岐澳古道的青石板,触摸古闸门的岁月痕迹,仰望百年榕树的苍翠华盖。斑驳砖墙间流转的商旅故事,让企业家们真切感受到三乡深厚的商贸文化底蕴。
“艺”起乡村行,三月春“艺”浓
3月30日,一场以“‘艺’起乡村行 三月春‘艺’浓”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活动在古鹤村举行,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多元艺术大集结,乡村文化嗨翻天。沉浸式体验沉香文化的神秘,鉴赏精美绝伦的书画陶瓷,聆听咸水歌与民乐的悠扬旋律,挥毫泼墨传承文化经典……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流连忘返。
“‘艺’起乡村行 三月春‘艺’浓”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活动在古鹤村举行。
板芙镇:
开展违规广告牌专项整治行动
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5年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加快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人居环境,板芙镇对105国道(板芙段)沿线违规广告牌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清理存在安全隐患的破损广告、封窗广告及无主广告。
>>阅读原文
三角镇:
精准施策推动户外广告整治工作
近期,三角镇城市建设和管理局按照“排查摸底、分类施策、长效管理”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打造整洁、美观、安全的生活环境。
>>阅读原文
黄圃镇:
3个月封顶!最大面积“村企合作”改造项目有新进展
3月31日上午,随着领导嘉宾一起挥动手中铁锹,礼炮响起,黄圃镇面积最大的村企合作“工改”项目——中山市世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黄圃智造基地一期1栋、2栋封顶,为黄圃“工改”攻坚再添动力。
黄圃世友智造基地是黄圃镇会展片区“工改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73亩。改造前容积率不到0.8,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年产值不足1.5亿元,年税收不足500万元。改造后,将建设34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厂房,打造集产研于一体的智能设备生产及双安全食品生产综合园区,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8亿元。
火炬高新区:
一部手机,搞定整个大棚!
阳光洒在中山火炬高新区新平村的温室大棚上,棚内一片片绿萝舒展枝叶,生机盎然,中山市昕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景亮轻点手机屏幕,大棚内的温湿度数据、光照强度、水肥灌溉进度等信息便实时呈现在眼前。
走进昕赏农业的物联网智能温室,传感器、摄像头、智能温控设备等装置有序分布,陈景亮演示了“指尖管理”的全过程。他通过手机APP,远程调节大棚遮阳网的开合度,确保绿萝处于最佳光照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实时预警异常天气,自动启动防洪泵和降温设备;水肥一体化系统根据土壤数据,精准配比营养液,通过管道直达每一株绿萝根部。“过去人工巡查需要两小时,现在系统自动预警,问题秒级响应,效率提升70%以上。”陈景亮感慨道。
撰文:罗誉 苏芷妍 张稳
【作者】 罗誉;苏芷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